AI Agent“大闹天宫”,Crypto环境剧变 链上观 |2024-12-30 15:00 这波AI Agent 卷起的热潮,是对过去Crypto 僵化系统的一次大洗牌。
解释下为何「大环境变了」?本质上,这波AI Agent 卷起的热潮,是对过去Crypto 僵化系统的一次大洗牌:
从infra 堆叠->AI Agent 应用前置?
过去「交付」一条公链需要1-3 年的长周期耕耘,Roadmap 走完,TGE 之後,却发现用户和应用生态落地难以匹配市场预期价值,出现很多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infra;
以後无论什麽项目,先让AI Agent 应用在链上Run 起来,让AI Agent 的功能、效能、体验来说话佐证链infra 的技术基础。用应用前置来验证市场需求,避免带着解决方案却无落地应用。
从VC 轮次融资—>社区MEME 化启动?
过去VC 资本驱动着天王级计画的诞生,一级市场的资讯差垄断导致了二级的获利空间愈发逼仄,导致西方资本和东方资本互不接盘,VC、交易所间攒局,Token 上线高FDV 阴跌不休等诸多问题;
以後专案以开源Public Good 的形式建构项目,短期无白皮书,但有Github 开源库,无Roadmap,但有看得见的产品应用,直接面向二级市场融资,让AI Agent 自主管理资产,用资产池的不断壮大,Holder 的不断增长来为专案带来更大的想像空间,早期Builder 只需持续赋能专案即可。
从撸空投——>Partner 共建?
过去计画方为了获取早期用户、流量等通常会给予一定比例的空投,用户为了撸空投持续贡献Gas 和时间,但这造成了要么撸一票获利出逃的“女巫社区”文化,给项目带来後续营运压力,要麽一众撸er 长期被专案方PUA,迟迟不兑现预期或空陪跑,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,双输;
以後专案方用MEME 化二级方式开盘,设计适合持续成长的Tokenomics(LP 手续费、交易税、预留份额释放等),这个过程中社群使用者即是早期投资人,又是扩大社群共识的持续共建人,基本最终陪跑能获利的基本都值得,双赢。
从CEX 上币终局->链上DEX 统治?
过去大部分项目在DEX 阶段都是低流通、低用户群,只有透过Tokenomics 设计、持续的社区口碑和增长、以及资源「勾兑」才能求得CEX 的门票,重压之下一部分项目都会在TGE 之後躺平;
以後大部分专案都选择在DEX 阶段就持续Build,链上DEX 会承接大部分市场流动性,虽然链上繁荣会呈现「乱纪元」,但优质的专案方有更大机率能「草根逆袭」 ,而不用在旧体系的CEX 话语权下被埋没,逐渐会趋向DEX 为主,CEX 只作为流动性的补充而存在?
从企业家「不说人话」—>创办人「嬉笑怒骂」?
过去市场很内卷,项目很多,以至於头部项目和尾部项目存在天壤相隔的差距,头部项目创始人功成之後开始务虚,做公益、搞慈善、清真味十足;
以後的专案方,不和社区打成一片,不始终扑在产品一线,市场和生态基本很难有冒头的时候,全新的市场运转规则,会导致创始人不得不跑在一线“嬉笑怒骂”,虽然这也会招致质疑,但一个「真实」的Dev 形象总是比高高在上的「企业家」好?至少从散户视角出发看。
注:以上转型洗牌并非绝对,也不会一蹴而就,更可能衍生出多种模式混合的打法,初期大概率也会问题丛生,但无论如何都是突破现状僵化系统的一缕曙光。
TGE深度流动性AIDEXMEME公链